热线电话: 400-880-2626
资讯动态

热点聚焦

中国助力残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0日



新华社新媒体

 

新华社长沙1111日电(记者阮周围、张玉洁)31岁的吴添春出生在湘西贫困山区,因儿时疾病导致残疾的她曾一度自我封闭。在当地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走出阴霾,开起网店。如今她已经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在帮着乡亲们销售山货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事业。

图片1.png 

吴添春学习经营网店(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8500万残疾人士的中国将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增进残疾人福祉和促进残疾人自立自强相结合,帮助残障人士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近年来,无数像吴添春这样的农村贫困残疾群体,在一系列扶残助残政策帮扶下,重新燃起生活希望,脱困自强。如果没有精准扶贫,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吴添春说。

图片2.png 

尽管吴添春尽量自己走路,但碰到陡坡时,她只能坐轮椅出行(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国7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1180多万残疾人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2600多万残疾人。

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实现人权的有效方式。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自中国各地的4484名残疾人运动员以超36项世界纪录、创179项全国纪录的优异成绩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残疾人的风采。

在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400T13级决赛中斩获金牌的湖南省衡阳市运动员朱琳说:不管是体育还是其他社会活动,残疾人士都能参与其中,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温暖和自信。

同时,中国还不断加大残疾人运动场地投入。截至202012月,全国累计设立社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13313处,已培养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近14万名。越来越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在体育运动中收获自信与健康。

图片3.png 

颐而康的盲人员工在进行技术手法培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实现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期间,中国城乡新增181万残疾人就业,每年平均有40万残疾人参加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

1997年,一位盲人在长沙创建了湖南颐而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长期稳定安置473名残疾人士就业,免费培训近一万名残疾人上岗。多年来,公司一直有个规定:残疾员工每个点的提成比普通员工多1元。

近年来,政府对我们这类助残企业有诸多帮扶政策。今年以来,共开展两期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一期点亮万家灯火盲人按摩初级培训班,共计培训盲人学员101人。湖南颐而康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主任朱虹说,在公司的帮助指导下,不少盲人调理师挖掘自身专长,专注正骨、治脊、点穴松筋等不同领域,创立工作室,形成自己的品牌。

图片4.png 

市民刘毅在湖南省长沙市湘府文化公园无障碍停车位停车后坐上轮椅。无障碍停车位比一般停车位更宽,方便残疾人上下轮椅(8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从随处可见的盲道,到无障碍电梯、卫生间,再到文体休闲场所专门的轮椅席位和电影院里方便视力障碍者的听影设施,都彰显出中国城市的温度。

在长沙滨江文化园,长沙图书馆、长沙音乐厅从2017年起共同搭建侧耳倾听公益助盲平台,帮助残障人士实现现场聆听音乐的愿望。为他们预留的座位尽量靠近过道,工作人员会一路搀扶、指引。

有视觉障碍的长沙市民老胡至今难忘他在长沙音乐厅听的第一场交响音乐会。现在社会对残疾群体越来越关注,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我感到生活质量也更高了。老胡说。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