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金秋时节,湖湘大地一派生机盎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0年,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乘顺利脱贫之势,乡村振兴拉开帷幕。人社部门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以农村劳动力品质就业创业为初心的“劳务品牌”建设工作,成为湖南省人社厅工作的着力点。
湖南省启动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突出政府引导扶持功能,聚力培训就业全程服务,有序引导劳务品牌走市场化之路,全面助力产业化发展,推动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电力湘军”一举拿下“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两大奖项。
政府、市场“两结合”打造劳务品牌集群
“无论是埃博拉病毒肆虐的非洲,还是2008年南方遭遇严重冰灾,都有‘电力湘军’忙碌的身影。‘电力湘军’抱团闯世界,‘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都有我们的身影。”湘乡市腾达电力董事长蒋运罗颇为自豪地说。
“作为一名‘颐而康保健按摩师’,我买了2套房,娶了老婆,人生发生翻天覆地改变。”在湖南(长沙)颐而康保健有限责任公司,特级中医推拿师黄爱迪十分感慨,他过去是湘乡大山的一名放牛娃,掌握中医按摩技能之后,时薪最高达600元。
“在县人社部门指导下,公司成立‘双峰农机’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办公室,紧贴农机企业需求,提供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务输转、市场信息服务,强力推进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双峰县鸿运科技创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左建华道出了政府在推动劳务品牌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湖南省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着力依托地方特色产业、重点行业,以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载体,分批培育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劳务品牌。
在劳务品牌建设过程中,湖南省尤其注重在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劳务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人社部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相关市场主体作为劳务品牌的建设单位,激发建设单位在组织培训、推荐就业、跟踪服务和品牌维护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为劳务品牌的培育建设集聚丰富的市场资源、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周光明坦言。
提高劳务品牌“含金量”培训就业无缝对接
“呲……呲呲……”
正是生产高峰季的双峰县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外一片热火朝天。噼里啪啦的电火花中,电焊工胡文成正埋头苦干。月薪8000元的稳定工作,胡文成干得得劲。“之前在工地打零工,风吹雨淋一个月只赚4000元,收入还不稳定。去年11月,我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双峰农机’劳务品牌电焊工培训,考取了焊工职业培训合格证和特种行业人员操作证。”有了技能,他成为“双峰农机”劳务品牌的一员。
“电力湘军”安全员黄志明也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湘乡人社部门结合电建企业需求,开展变电设备安装工等相关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向电建企业推荐就业,提高了‘电力湘军’劳务品牌竞争力。”湘乡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彭欣欣说。
湖南省充分发挥地方和技工院校优势,借力劳务品牌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劳务品牌的就业拉动力和品牌社会价值。
“‘颐而康保健按摩师’是湖南省吸纳残疾人就业最多的劳务品牌之一。”长沙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易伟军透露。“‘颐而康保健按摩师’打造了培训+鉴定+就业服务模式。集团旗下的长沙康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按摩师、育婴师、美容师等多个职业培训专业,受训人员100%就业。”颐而康集团总经理周春国说。
“围绕企业用工做好培训文章,以订单培训的方式满足农机企业需求。根据电焊、电工、钳工、铸造、数控等用工量大的工种,积极组织务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慧创职业培训学校刘继求指着一间培训教室说。
双峰县由农机产业协会、农机铸造协会组织生源,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培训学员由劳务公司负责输转到企业,人社部门全程监管,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我们优化劳务品牌职业培训标准,开展省级优质职业培训项目遴选工作,指导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单位调整优化培训内容,建立健全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忠东说。
湖南省按照标准规范先行,培训就业一体的工作思路,把提升培训质量和就业质量作为劳务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培训就业一体联动、无缝衔接,让劳务品牌在促进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倍增效应。
紧贴产业求发展品牌“优而精”
“每年春节后,双峰县一多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南下广东打工。很多本地农民工不知道双峰已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农业机械之乡’称号,也没有听说过‘双峰农机’劳务品牌。”双峰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赵爱龙为“黄金埋沙”发出一声叹息。
他的喟叹随着劳务品牌建设的大力推动,正在悄然改变,“双峰农机”已经成为当地人社部门力推的特色劳务品牌。双峰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彭小哈说,双峰确立了以产业质量树劳务品牌、以良性循环促互利发展的方针,不断巩固“双峰农机”劳务品牌的市场地位。
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电力湘军”见证了劳务品牌不断发展的沧海桑田。
从“农电改造”包工队萌芽,在湘乡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电力湘军”劳务品牌已经成为电建企业的名片,当地从业人员也实现了从单打独斗的“游击队”向抱团发展的“集团军”转身。湘乡市累计投入15亿元,建设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
目前,“电力湘军”业务遍布20多个省份,带动近20万人就业。“其中,湘乡籍农民工近1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名,每年劳务收入超50亿元。”彭欣欣说。
三湘四水,劳务品牌建设正如火如荼。
长沙市突出政府引导推动,以市场主导,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为原则,依托各区县(市)特定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资源,选择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务品
牌。
“中国烟花之乡”浏阳市,依托鞭炮烟花制造上形成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和产业集团,推进“浏阳鞭炮烟花制作工”劳务品牌建设。
“中国湘绣之乡”的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依托当地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推进“开福湘绣”劳务品牌建设。
“湘潭市将依托本地特色产业、重点行业,大力推进劳务品牌实体化建设,促进品牌建设和职业培训项目协同发展。”湘潭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简战超说, “我们将一手抓劳务培训和就业输出联动,一手抓品牌宣传和推广树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组团营销品牌。”
一区一品的劳务品牌格局正在形成。
“聚焦劳务品牌发掘培育、发展提升等环节,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力度,积极促进劳务品牌规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贡献力量。”周光明展望。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资讯动态
news联系我们
contact us热点聚焦
形成集群效应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0日金秋时节,湖湘大地一派生机盎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0年,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省68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乘顺利脱贫之势,乡村振兴拉开帷幕。人社部门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以农村劳动力品质就业创业为初心的“劳务品牌”建设工作,成为湖南省人社厅工作的着力点。
湖南省启动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突出政府引导扶持功能,聚力培训就业全程服务,有序引导劳务品牌走市场化之路,全面助力产业化发展,推动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电力湘军”一举拿下“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两大奖项。
政府、市场“两结合”打造劳务品牌集群
“无论是埃博拉病毒肆虐的非洲,还是2008年南方遭遇严重冰灾,都有‘电力湘军’忙碌的身影。‘电力湘军’抱团闯世界,‘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都有我们的身影。”湘乡市腾达电力董事长蒋运罗颇为自豪地说。
“作为一名‘颐而康保健按摩师’,我买了2套房,娶了老婆,人生发生翻天覆地改变。”在湖南(长沙)颐而康保健有限责任公司,特级中医推拿师黄爱迪十分感慨,他过去是湘乡大山的一名放牛娃,掌握中医按摩技能之后,时薪最高达600元。
“在县人社部门指导下,公司成立‘双峰农机’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办公室,紧贴农机企业需求,提供创业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务输转、市场信息服务,强力推进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双峰县鸿运科技创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左建华道出了政府在推动劳务品牌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湖南省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着力依托地方特色产业、重点行业,以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载体,分批培育建设50个左右的特色劳务品牌。
在劳务品牌建设过程中,湖南省尤其注重在政府与市场两个维度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劳务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人社部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相关市场主体作为劳务品牌的建设单位,激发建设单位在组织培训、推荐就业、跟踪服务和品牌维护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为劳务品牌的培育建设集聚丰富的市场资源、灵活的运营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周光明坦言。
提高劳务品牌“含金量”培训就业无缝对接
“呲……呲呲……”
正是生产高峰季的双峰县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外一片热火朝天。噼里啪啦的电火花中,电焊工胡文成正埋头苦干。月薪8000元的稳定工作,胡文成干得得劲。“之前在工地打零工,风吹雨淋一个月只赚4000元,收入还不稳定。去年11月,我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双峰农机’劳务品牌电焊工培训,考取了焊工职业培训合格证和特种行业人员操作证。”有了技能,他成为“双峰农机”劳务品牌的一员。
“电力湘军”安全员黄志明也是技能培训的受益者。“湘乡人社部门结合电建企业需求,开展变电设备安装工等相关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向电建企业推荐就业,提高了‘电力湘军’劳务品牌竞争力。”湘乡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彭欣欣说。
湖南省充分发挥地方和技工院校优势,借力劳务品牌建设,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劳务品牌的就业拉动力和品牌社会价值。
“‘颐而康保健按摩师’是湖南省吸纳残疾人就业最多的劳务品牌之一。”长沙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易伟军透露。“‘颐而康保健按摩师’打造了培训+鉴定+就业服务模式。集团旗下的长沙康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按摩师、育婴师、美容师等多个职业培训专业,受训人员100%就业。”颐而康集团总经理周春国说。
“围绕企业用工做好培训文章,以订单培训的方式满足农机企业需求。根据电焊、电工、钳工、铸造、数控等用工量大的工种,积极组织务工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慧创职业培训学校刘继求指着一间培训教室说。
双峰县由农机产业协会、农机铸造协会组织生源,培训机构负责培训,培训学员由劳务公司负责输转到企业,人社部门全程监管,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我们优化劳务品牌职业培训标准,开展省级优质职业培训项目遴选工作,指导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单位调整优化培训内容,建立健全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湖南省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忠东说。
湖南省按照标准规范先行,培训就业一体的工作思路,把提升培训质量和就业质量作为劳务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培训就业一体联动、无缝衔接,让劳务品牌在促进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倍增效应。
紧贴产业求发展品牌“优而精”
“每年春节后,双峰县一多半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南下广东打工。很多本地农民工不知道双峰已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农业机械之乡’称号,也没有听说过‘双峰农机’劳务品牌。”双峰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赵爱龙为“黄金埋沙”发出一声叹息。
他的喟叹随着劳务品牌建设的大力推动,正在悄然改变,“双峰农机”已经成为当地人社部门力推的特色劳务品牌。双峰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彭小哈说,双峰确立了以产业质量树劳务品牌、以良性循环促互利发展的方针,不断巩固“双峰农机”劳务品牌的市场地位。
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电力湘军”见证了劳务品牌不断发展的沧海桑田。
从“农电改造”包工队萌芽,在湘乡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电力湘军”劳务品牌已经成为电建企业的名片,当地从业人员也实现了从单打独斗的“游击队”向抱团发展的“集团军”转身。湘乡市累计投入15亿元,建设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
目前,“电力湘军”业务遍布20多个省份,带动近20万人就业。“其中,湘乡籍农民工近1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名,每年劳务收入超50亿元。”彭欣欣说。
三湘四水,劳务品牌建设正如火如荼。
长沙市突出政府引导推动,以市场主导,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为原则,依托各区县(市)特定的地理、人文和历史资源,选择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劳务品
牌。
“中国烟花之乡”浏阳市,依托鞭炮烟花制造上形成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和产业集团,推进“浏阳鞭炮烟花制作工”劳务品牌建设。
“中国湘绣之乡”的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依托当地传统文化、技艺传承,推进“开福湘绣”劳务品牌建设。
“湘潭市将依托本地特色产业、重点行业,大力推进劳务品牌实体化建设,促进品牌建设和职业培训项目协同发展。”湘潭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简战超说, “我们将一手抓劳务培训和就业输出联动,一手抓品牌宣传和推广树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组团营销品牌。”
一区一品的劳务品牌格局正在形成。
“聚焦劳务品牌发掘培育、发展提升等环节,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力度,积极促进劳务品牌规范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贡献力量。”周光明展望。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